◎台灣芬蘭化.傾中嚐惡果 美學者籲美排除台灣盟邦 其實,台灣恐怕不是被芬蘭化,更是會被馬英九港澳化!!--justinrio ◎台灣芬蘭化.傾中嚐惡果 美學者籲美排除台灣盟邦 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9/new/dec/30/today-t2.htm 〔駐美特派員曹郁芬、記者蘇永耀、彭顯鈞/華府─台北報導〕 在美國決策菁英中極具影響力的「外交事務」(Foreign Affairs)期刊,最新一期刊出一篇文章指出,台灣正快速「芬蘭化」,以配合北京來換取自身的發展和生存。文中並建議美國應該停止對台軍售,讓台灣中立化,且必須將台灣從美國在亞洲盟邦中排除。 台灣配合北京 換取自身生存 馬政府執政後,美國學者和媒體已多次指出台灣正快速傾中,但在「外交事務」如此嚴肅、被美國政學界看重的刊物上出現專文,指出台灣正「芬蘭化」,而且呼籲美 國公開支持,還是首見。由於這篇文章主張廢除台灣關係法對台灣的安全保障,一位研究兩岸問題的美國專家提醒,台灣應高度警覺。 籲美停止軍售 讓台灣中立化 對於此一論點 烤肉,台灣朝野政黨看法不一。民進黨提醒,芬蘭與台灣情境並不相同,當年蘇聯還承認芬蘭的主權地位;但中國則想吞併台灣,馬政府親中,台灣連芬蘭化也不可得。國民黨則表示,該主張並非主流觀點。以芬蘭化類比台海和平,是不了解兩岸關係,也不合乎美國目前的對中、對台政策立場。 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季禮( Bruce Gilley),在預定元月出刊的「外交事務」上撰文指出,芬蘭在冷戰時代以討好蘇聯的和解政策,為自己維持住不被蘇聯併吞的自治地位,以小事大的台灣在馬英九政府上台後,和二次大戰後的芬蘭極為類似。 季禮表示,馬英九上台後的兩岸和解政策,使台灣愈來愈走向「芬蘭化」,具體例證包括莫拉克颱風後,台灣雖讓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赴台為災民祈福,卻拒絕維族領袖熱比婭入境,馬英九本人在六四紀念日時不再批評北京,只模糊地以歷史傷痛帶過,都是不折不扣「芬蘭化」的表現。 馬拒熱 租屋網比婭入境 走向芬蘭化 季禮說,「芬蘭化」的政策讓台灣可以與中國進一步經濟整合,且可能有更大的國際空間,但也不是沒有代價,台灣對島內的反共活動要自我約束,同時在軍事上和美國保持距離。 季禮認為,台灣反對馬英九政策的聲音幾已消失,台灣人已把兩岸整合看得比軍事對抗或國家安全更重要。中國堅持對台灣的主權有地緣政治的考量,因為台灣的地理位置關係到中國對外武力投射的能力。美國過去廿年藉台灣關係法要保護的「台海現狀」已不存在,美軍在亞洲的安全已可透過其他軍事基地來保障,因此他主張美國應讓台灣中立,甚至偏向中國的軌道,對台灣的「芬蘭化」採取不介入立場。 ◎《小辭典》芬蘭化 讓渡主權求偏安(記者蘇永耀) 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9/new/dec/30/today-fo1-2.htm 芬蘭化(Finlandization)說法,主要指冷戰時期位於蘇聯之旁的芬蘭,雖維持議會民主制度與自由經濟體制,但因忌憚蘇聯的威嚇,反 燒烤而在外交與內政政策作為上有所調整配合,被質疑是屈服於蘇聯的共黨霸權。 芬蘭與蘇聯一九四八年簽「芬蘇友好合作互助條約」,承諾不與反蘇國家結盟。在外交方面,芬蘭政府不僅不站在蘇聯的對立面,也未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;而加入國際組織前也會先取得蘇聯默許,然後才有後續的推動。 內政方面,芬蘭政府也避免社會出現任何對蘇聯的負面消息;甚至賦予公權力能查禁反蘇出版品,相關作為也遭西方世界批評過度「自我審查」。當時西德方面才創造出「芬蘭化」字眼,形容這種讓渡主權尋求偏安的行徑。 不過,即便芬蘭如此低姿態,但一九七一年蘇聯仍施壓以軍事行動控制芬蘭,最後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介入後才結束危機。台灣在馬政府當政,擱置主權換取暫時的和平,與當年芬蘭愈來愈像;甚至有主張台灣借鏡「芬蘭化」,做為小國生存之道。 ◎民進黨:中國圖吞併 台灣芬蘭化不可得 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9/new/dec/30/today-fo1.htm 〔記者蘇永 襯衫耀、彭顯鈞/台北報導〕 美國外交事務期刊專文指台灣趨向「芬蘭化」,民進黨發言人蕭美琴昨認為,芬蘭與台灣的情境並不相同,當年蘇聯還承認芬蘭的主權地位;但中國則想吞併台灣,馬政府親中,連芬蘭化也不可得。國民黨副秘書長張榮恭則表示,該主張並非主流觀點。以「芬蘭化」比較台海局勢與海峽和平,是不了解兩岸關係,也不合乎美國目前的對中、對台政策立場。 蕭美琴說,芬蘭基於小國發展,在當年美蘇兩強的冷戰格局尋求生存之道;這樣的情境,台灣難以類比。 綠:蘇聯還承認芬蘭主權地位 尤其,蕭美琴說,芬蘭當時在國際上維持中立,不與美國結盟;台灣如也這樣做,就會很糟糕。因為我們長期以來透過與美日之間的深厚關係,作為維繫安全基石;這也是面對中國壓力及與北京談判,重要的自信來源。 蕭美琴說,當國民黨人主張在美國與中國之間維持等距關係,或像當年芬蘭的作法;看在長期支持台美之間維持包括軍售等堅定關係的美國友人來說,將感到難以理解。美蘇當年都承認 新成屋芬蘭的主權,台灣則不一樣,中國甚至還想吞併台灣,馬政府雖親中,卻連芬蘭化也不可得。 藍:該主張不合美國官方立場 張榮恭則認為,國民黨重新執政後,海峽局勢迅速緩和,包括布希政府、歐巴馬政府都高度肯定。美國學界有各種意見,該主張並非主流觀點。 張榮恭表示,美國若停止對台軍售,美方戰略利益損失更大,不合乎美國官方的立場與利益;而台灣也必須堅持立場並維護自己的利益,為人民做最佳選擇。他認為,台灣是民主社會,多元的意見一向很強烈,人民會有明智的選擇。 ◎自甘芬蘭化 美若棄守 馬政府自找的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/特稿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9/new/dec/30/today-fo1-3.htm 一個民主化的台灣,可能已經淡忘了被美國在外交上出賣,甚至打算全面終止軍售的年代,是多麼殘忍和不堪。但是即將在元月出版的「外交事務」期刊,卻登了一篇十六頁的學者專文,公開呼籲美國放棄台灣,終止對台軍售。不知這能否打醒已經完全把外交「內政化」的台灣?這真是二千三百萬人選擇的 房地產前景嗎? 「外交事務」期刊是美國歷任總統候選人發表外交政策藍圖,當紅政學界菁英辯論國是的重要論壇。季禮的這篇文章雖然還不是美國的主流看法,卻是個不可忽視的警訊。至少已經有人敢掀開潘朵拉的寶盒,公開辯論美國放棄台灣這個民主盟邦的可能性。 「芬蘭化」在外交上並不是一個恭維之辭,指的是二次大戰期間,芬蘭為了苟且偷安,不被當時的蘇聯併吞,在外交上對蘇聯採自我閹割政策。表面上在美蘇間保持中立,維持政治自治,實際上等同蘇聯的衛星國。 季禮敢公開呼籲美國放棄一個民主盟邦,讓台灣投向共黨的懷抱,在美國勢必會招來批評,而季禮論述的前提是,台灣先選擇「芬蘭化」,美國只是順水推舟而已。他還說馬英九的政策,給了美國一個切斷和台灣軍事關係的黃金機會。 台灣民眾支持改善兩岸關係,等同擁抱北京政府?台灣民眾真的把經濟利益和兩岸整合,看得比國家安全重要?季禮的文章裡有許多斷章取義,甚至誤導讀者的資訊和結論。尤其他說,中國的崛起,未必代表一個更不民主的亞洲。這在中國零八憲章起草人劉 找房子曉波被重判十一年之際,更顯得荒謬。 國民黨政府執政還不到兩年,但兩岸和解政策已經在華府多次被媒體和學者解讀成自我閹割主權,甚至台灣正邁向統一。一個陳雲林訪台,就讓國民黨內鬥咬得滿嘴毛,要寄望執政黨為台灣人民發聲已不可得。因此,台灣的人民實在有必要藉著公投和選舉,明確提醒國際社會,台灣是個民主國家,人民才是選擇國家前途的主人。 table.MsoNormalTable {font-size:10.0pt;font-family:"Times New Roman";} table.MsoNormalTable {font-size:10.0pt;font-family:"Times New Roman";} ◎台灣芬蘭化!那第七艦隊呢? --轉載自『雲程的雙魚鏡部落格』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hoon-ting/article?mid=14703&prev=14711&next=14693 自由時報12.29報導美國學者Bruce Gilley刊登於《外交事務》的文章,他建議既然台灣已傾中「芬蘭化」,美國就應考慮「將台灣從美國在亞洲盟邦中排除」。此說應只是探風氣球,但馬政權的暴衝顯已成為美國痛點。 對此,民進黨以「主權」回應。主權雖是台灣人所關心,但美國的立場是「 膠原蛋白台灣地位未定」,怎會在乎?台灣派應以:假使失去台灣,美國會承受怎樣「不可回復災難」,積極說服才是。 芬蘭窩居波羅的海一角與前蘇聯領土接壤,只要丹麥、瑞典與挪威堅守民主陣容,西方世界即可扼守狹窄的「丹麥海峽群」(the Danish straits)封鎖蘇聯艦隊。失去芬蘭並不影響冷戰大局。 假使台灣「芬蘭化」,則北京不但會沿用蘇聯的學說,主張東中國海與南中國海為「地區海」(regional sea)或「半封閉海」(semi-closed sea),同時一併主張台灣海峽是只是兩者之間沿岸國的通道,從而限制或排除非沿岸國的各項權利。 近年來美中機艦數度在南海與東海碰撞對峙,證實兩強的海權角力已是現在進行式。重點是,中國只要有實力「近岸纏鬥」,不必求勝就足以使美國(包括日本)海權崩盤。 若台海與南海成為中國的禁臠,表示美國第七艦隊從夏威夷到阿拉伯海的廣大防區(AOR)從此一分為二,一旦有事需借道「中國灶腳」而不易迅速馳援。1898年 美西戰爭時,美國雖已有橫貫鐵路,但東西兩洋艦隊仍須遠繞南美合恩角才能支援,對國家安全非常不利。有此體會後美國遂加 設計裝潢速興建巴拿馬運河的步調。今天,美 國已非吳下阿蒙,擁有全球利益,豈有龜縮的道理?更仔細的思考,美國因為掌握德日兩國與兩大洋,才能成就今日「兩洋國家」的超強地位。失去沖繩或台灣的美國,要如何再佈設一個遠東的「丹麥海峽群」? 這 件事也提醒台灣派,過去憧憬台灣如瑞士般中立與獨立,是如何不食人間煙火。雖然,台灣與瑞士都處於交通要道上,但瑞士的中立是幾世紀、數項國際公約保證下 的成果,其保證的基礎是大國的權力均衡。相對於「大國保證」,瑞士則必須中立不結盟,甚至在加入歐盟與聯合國都多所遲疑。若要台灣想模仿,必須美國停止對台軍售、要中斷與美日韓的軍事連結,還要中國願意承擔國際責任、信守承諾。中立而放棄武力後的台灣,只能仰賴中國的文明程度。蔡主席說「代價呢」(at what cost?),實在一針見血。 作者說「台灣人已把兩岸整合看得比軍事對抗或國家安全更重要」,實在大錯特錯。馬總統選前選後兩張臉,是誆取選票而取得大位的,馬能暴衝傾中是台灣人的天真善良幼稚而非民意抉擇。 美國與其坐等台灣「芬蘭化」,不如想辦法讓「他一人回心轉意」較為簡單?禮服a。  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rbjgrptxxra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